首页 资讯 关注 名家 行业 机构 大观 图片 视频

关注

旗下栏目: 聚焦 市场 评论 轶闻

王怡丰EVA WANG《春之祭-自然系列》个展在798作者画廊开幕

来源:中国艺术资讯网 作者:海东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4-28

  王怡丰EVA WANG《春之祭-自然系列》个展

  艺术家:王怡丰

  开幕时间:2025.04.26 16:00

  展览时间;2025.04.22— 05.22(周二至周日10:30am - 17:30pm)

  展览地址:北京市798艺术区七星中街F01库 作者画廊

  王怡丰:在“此在”的褶皱里 织就的绮梦

  文/裴刚

  上海的梅雨总是黏腻的,像一块未拧干的绸缎,裹着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和前法租界的淮海大楼。建筑设计师、艺术家王怡丰的工作室便栖居于此,青灰色的砖墙里藏着钢筋水泥的骨骼,仿佛这座城市的隐喻——历史的褶皱与当代的锋芒在此交融。“褶皱”既暗示存在的遮蔽与展开的交织,又指向“此在”生存的多重层次与张力。 她穿行于曾经旧时代的法租界老洋房Casa Eva和外滩的楼群之间,步履如风,北方人的爽利在江南的氤氲中淬炼出一种矛盾的美感。晨起瑜伽时,她的身体是流动的线,与黄浦江的波纹共振;午后伏案设计,她又成了严谨的几何体,笔尖勾勒出城市理性的肌理。

  “芝加哥的风是直的,上海的雨却是螺旋的。”她曾如此比较两座城市。芝加哥教会她如何在规整的网格中安放秩序,而上海,这座“魔幻都市的遗孤”,却将她的灵魂浸泡在混杂的语境中。疫情前的十年,淮海路的餐厅里,冰岛人的冷冽与意大利人的热烈在咖啡杯沿碰撞,语言如颜料般泼洒。如今的上海,“共生”成了更复杂的命题——像她画中那些交叠的色块,既有共谋的暧昧,也有对峙的张力。

  肉身与理性的双重变奏

  王怡丰的艺术是一场精密的解构游戏。作为建筑师,她信奉“3C原则”:文脉(Context)、清晰性(Clarity)、创造力(Creativity)。而当画笔触及画布时,这些准则却裂变为感性的漩涡。在《仲夏夜之梦》系列中,雅典卫城的柱式被珊瑚的触须缠绕,两位少女虚空之中游舞超越世俗桎梏,获得象征“梦境置换”的隐喻和超越。亚维农神庙的庄严被解构成一场迷幻的游弋,正如她所言:“抽象空间里必须藏着一根叙事的线,否则自由会沦为虚无。”

  她的《春之祭》与《秋日传奇》更像是一场时间的解剖实验。春日的“心绿”以稀释的油彩泼溅模拟生命的迸发,又以刮刀破坏表层的秩序形成方硬的速度与力量。而秋日的金黄则被厚重的油彩堆叠出凋零的层次感——这是肉身的颤栗与机械理性的博弈。在《似水流年》中,表层相互纠结自由流动的线,与之下厚重的色块相互形成多层抽象空间的叠加;表层纠缠的线条如都市霓虹般无序,底层却蛰伏着混凝土般的色块,仿佛现代人精神世界的断层扫描:喧嚣之下,尽是文明的淤痕。

 

  在“此在”的裂缝中播种

  王怡丰的创作始终围绕“肉身在场”的哲学命题展开。《音》《丰》《福》系列以书法线条与抽象符号构建多重叙事空间,汉字的结构被拆解为视觉的密码。当她书写“福”字与抽象油画的质感形成生命体验的对话时,东方传统的“肉身观”与西方现象学的“身体性”在作品中激烈交锋。这种冲突恰如她的双重身份:城市规划者用逻辑丈量土地,艺术家却以直觉丈量灵魂。

 
 

  在她的叙事逻辑中生命体验主宰了创作的过程,从缘起、涂抹、行动的过程,直至最终来到决定终止的此刻,是灵魂救赎的释然与自己和解的“此刻”。让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不再虚无。

  她的工作室选址本身便是一种宣言——四行仓库的战争记忆与淮海大楼的殖民痕迹,共同构成她创作的“创伤基底”。在《花样年华》系列中,旗袍的纹样被抽象为交错的网格,既是对老上海风情的挽歌,亦是对都市异化的警示。这一系列作品以当下的情绪、情感状态表达春天生机勃勃的心绿;秋天丰厚的金黄与对正在消逝的生命之伤感;当代艺术中的“肉身”早已超越生理范畴,它是文化基因的载体,是历史暴力的受体,更是未来乌托邦的胚胎。

  结语:在共生的褶皱里生长

  王怡丰的艺术生涯恰似一场精心策划的“错位”:芝加哥的理性与上海的混沌;建筑的秩序与绘画的自由、治愈;肉身的沉重与线条的轻盈,在她的笔下达成危险的平衡。若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是“旧旗袍里爬满虱子”,王怡丰的画布上则布满钢筋与丝绸的撕扯——那是全球化语境下知识分子的精神症候,也是个体在时代褶皱中寻找自洽的寓言。

  存在既非透明亦非混沌,而是通过遮蔽与解蔽的永恒游戏,向此在敞开其深邃的纹理。“疏明”与“演异”,以及日常性与本真性的对抗,共同编织了存在的褶皱图谱。这种褶皱既是此在的困境,亦是其自由的契机——唯有在褶皱的裂隙中,此在方能以“决断”(Entschlossenheit)的姿态,将生存的遮蔽转化为意义的澄明。

  她的存在本身,便是一幅未完成的抽象画:每一笔都是东西方的对谈,每一色块都是理性与感性的媾和。而四行仓库的砖缝里,或许正藏着她未言明的野心——用艺术的针脚,缝合历史的裂痕,织就一张超越时空的网。

 
 
 
 
 
 
 

  关于艺术家

  王怡丰 受教并实践于中国上海和美国芝加哥市,王怡丰是一位跨越东西文化,具有丰富经验和创造性思维的设计师/艺术家。她于2005年创建自己的设计室 EWS (Eva Wang Studio)。以追求最高的设计品质,对城市文脉,文化,艺术,与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度为准则,EWS提供全面的设计服务,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艺术咨询。伴随着她的建筑生涯,怡丰对艺术也有着高度的热情和天赋,她自幼学习绘画,并在美国工作时也坚持绘画。她创立了艺术与建筑之间模糊界限的理论,并多次应邀在设计峰会和公共场域发表演讲。她的跨界项目包括机场媒体广告创意设计,视觉设计及艺术创作与咨询。她主创设计的项目在国内外多次获奖。2019年王怡丰重拾画笔,创作抽象油画和水彩画,在上海和北京举办个人艺术展,并参加了巴黎与罗马群展。怡丰的艺术灵感来自于她对自然,音乐,文学,设计等多元文化的热爱与反思,她将在艺术之旅中继续对外在世界和内在精神世界的永恒探索。

  教育背景: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城市规划硕士、中国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规划学士

  个展:

  2021年“解构. 转化. 重生", EWS, 中国上海

  2025年“羽蝶-生命系列", 中国上海比利时之家

  2025年“春之祭-自然系列", 中国北京作者画廊

  群展:

  2002年 "青春岁月", 北岸艺术节,美国芝加哥

  2023年 "缝合人生"当代艺术展,法国巴黎

责任编辑: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