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中国媒体(史家治/芮作义)北京报道:在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有一位扎根基层、深耕中医四十载的医者——易王荔。他以家族传承的深厚功底和与时俱进的诊疗理念,在大别山区书写着中医济世的传奇。从祖辈的药柜到现代的诊室,易氏中医历经数代传承,始终以“望闻问切”为根基,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成为当地百姓信赖的健康守护者。 ![]() 一、岐黄世家,薪火相传, 易王荔出生于1968年,自幼浸润在家族的中医药香中。作为中医世家传人,他从父辈手中接过的不仅是泛黄的医书,更是“医者仁心”的家训。中专卫校毕业后,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进修学习,将传统医学与现代诊疗技术融会贯通,形成了“辨证精准、用药轻灵”的独特风格。如今,他的诊室里仍保留着祖传的脉枕和针灸铜人,这些老物件见证着易氏中医“以技载道”的坚守。 ![]() 二、仁心仁术,妙手回春, 易氏中医的诊疗室里,锦旗挂满墙面。一位七旬患者送来的“妙手丹心”锦旗背后,是易王荔用小针刀疗法成功预防脑梗的故事。他独创的“筋骨调理五步法”,通过手法复位矫正驼背、高低肩等问题,让许多患者告别了多年的体态困扰。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时,他将传统针灸与现代解剖学结合,运用小针刀技术疏通经络,降低心梗、脑梗风险,这种创新疗法已帮助数百名患者重获健康。 ![]() 三、未病先防,体质调养 易王荔深知“上医治未病”的精髓,在诊室专门设立体质辨识区。通过舌象、脉象分析,他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养生方案:针对痰湿体质者推荐茯苓薏米粥,阳虚体质者指导艾灸关元穴,阴虚体质者则建议枸杞菊花茶。他研发的“易氏固本膏”“祛风通络散”等特色制剂,以道地药材古法炮制,在调理亚健康状态方面效果显著。许多患者感慨:“易医生看病,不仅治已病,更教我们如何不得病。” ![]() 四、守正创新,泽被乡邻 在数字化浪潮中,易氏中医始终保持着传统与现代的平衡。诊室里,智能脉诊仪与祖传银针相得益彰;微信问诊群里,患者随时可咨询健康问题。易王荔定期到乡村开展义诊,为留守老人免费提供体质调理服务。他还将多年临床经验整理成《易氏临证录》,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年轻中医师。正如他在诊室楹联中所书:“承岐黄薪火,济苍生疾苦”,这份医者情怀,让易氏中医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从山间采药的少年到声名远播的医师,易王荔用四十年光阴诠释着中医的温度与力量。他说:“中医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宝,我们这代人不仅要守得住,更要让它活起来。”在他的诊室里,每天都有患者带着病痛而来,带着希望而归——这,或许就是中医最动人的传承。 编辑手记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 易王荔医师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传统医学在基层的扎根与绽放。从家族传承到现代诊疗,从治已病到治未病,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医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守护健康的鲜活力量。愿更多像易王荔这样的医者,让岐黄之术在新时代续写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