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0日下午,由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组委会主办的“中国非遗国礼艺术展暨联合国成立 80 周年献礼作品全球首发仪式”在北京通州朱炳仁艺术空间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非遗为纽带,以艺术为桥梁,汇聚了国内外文化界、外交界及艺术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了中国非遗艺术作为文化国礼走向世界的重要时刻。 ![]() 原国土资源部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李平,国国家博物馆艺术品鉴定中心原主任岳峰,人民大会堂管理局书画室主任李景祥,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副秘书长刘奕,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特聘讲师郭华卫,河北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书画高研班中国工笔画创作研修班导师鲁双喜,北大软实力国际非遗推广大使、朱炳仁艺术空间馆长包大单,北京通州区文化网络直播协会党支部书记李胜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美国中国美术馆馆长宋轲,以及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多国驻华代表等嘉宾莅临现场。活动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 ![]() 活动伊始,李平书记在致辞中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将其提升至国礼层面,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用非遗艺术致敬联合国八十周年,是对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美好祝愿,更是推动文明对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切实行动。巴基斯坦驻华代表迪沙德·阿里在随后的致辞中赞叹中国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认为其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他特别强调了文化多样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肯定了中方在促进文明互鉴中所展现的大国担当。刘奕副秘书长在发言中回顾了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的初心与使命,并表示本次活动是让非遗“活”起来、“走”出去的重要实践。他介绍,本次首发的八件作品代了中国非遗技艺的最高水平,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智慧与美学,将作为文化使者走向世界。 ![]() 本次活动最令人瞩目的环节,是“八方艺彩·共贺华章”联合国成立 80 周年献礼作品全球首发仪式。八件献礼作品均代表了中国非遗艺术门类的巅峰技艺,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现场来宾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 《豹变》紫砂壶:由独立青年新锐艺术家姜可心主创设计,联合中国紫砂大师、顾景舟二代传人方玉兰与故宫博物院指定陶瓷修复专家、国家奥运纪念用瓷主创艺术家阳士琦跨界共创。作品灵感源自《周易》“君子豹变”,以宜兴黄龙山原矿底槽清老紫泥为料,采用传统半月壶型融合仿生设计,表现豹子蓄势待发之态。壶身两面以景德镇珐琅彩工艺绘制阴阳豹纹,象征阴阳和谐。该壶被中国紫砂博物馆等十家艺术机构收藏,拍卖成交价达 30.4 万元,被誉为当代紫砂创新典范,并作为国礼被苏丹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永久珍藏。 钧瓷《福禄如意》:由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任合超创作,作品集祥瑞造型与窑变神韵于一身。作品以经典葫芦喻“福禄”,如意耳饰象征万事顺遂,寓意深厚。每一件纹路皆自然天成、独一无二,既是艺术收藏珍品,更是寄托美好祝愿的厅堂雅器,有福禄相伴,万家兴旺的美好寓意。作品曾作为国礼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永久珍藏。 《盛世六合》中国尊:由景泰蓝国事外交国礼第一人、中国工艺美术大钟连盛,景德镇陶瓷国事外交国礼第一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唐自强,当代陶瓷境界瓷画开拓者、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许国胜联袂创作。作品首次将景泰蓝和陶瓷工艺跨界融合,特别创制出融合铜胎掐丝珐琅、錾刻、宝石镶嵌、珐琅彩、粉彩、颜色釉、描金、瓷塑等八大绝技合于一体,近 200道创制工序,每一道都为宫廷帝王御用造办处之绝技。作品曾做为国礼被智利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两国元首永久珍藏。 《东方红》领袖尊: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中国巨匠榜”导师、景泰蓝泰斗刘永森大师创作。作品采用铜胎掐丝珐琅、玉雕、花丝宝石镶嵌、錾刻镀金等多种工艺,上部以领袖侧面微笑剪影为型,是新中国第一款“伟人侧像”主题器型。尊身镶嵌和田玉雕刻四个画面,正面为毛主席头像和“为人民服务”,背面为天安门城楼及“人民万岁”,两侧为毛主席手书“福”、“寿”书法。作品曾作为“一带一路”全球外交官非遗文化交流论坛官方指定国礼被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共和国、匈牙利等驻华大使馆永久珍藏。 《祥龙献瑞》景泰蓝赏盘:由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特聘讲师郭华卫与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戴嘉林亲传弟子、中国工艺美术师、景泰蓝非遗传承人程文保联袂创作。作品融合工笔画与景泰蓝两大非遗技艺,笔触细腻,色彩富丽,灵动传神,极具立体感与层次感,展现了景泰蓝华贵典雅的艺术特色。作品曾作为中波建交 30 周年官方指定国礼,被波黑驻华大使馆永久珍藏。 《盛世六合》癸卯兔版画:由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范扬创作。作品将传统木版水印技艺与现代艺术创作相结合,以癸卯兔年为题材,采用大写意笔法描绘五兔伴盛放牡丹。构图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明,既保持了传统版画的韵味,又体现了当代艺术的创新精神。作品曾作为 2023 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官方指定国礼,赠送给全球 100多位国家代表。 景泰四绝《寿岁长青》:作品由国际奥委会“顾拜旦奖”获得者、河北美术学院副院长崔景哲和中国工艺美术师、景泰蓝非遗技艺传承人程文保联袂创作。瓶身一面精绘郎世宁献乾隆帝之《双鹤图》,另一面以工笔重彩之法绘翠竹凌云之节。作品采用铜胎掐丝珐琅工艺,经过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上百道工序完成。画面古雅富丽,将仙鹤灵姿与竹魄清刚熔铸一体,寓意健康长寿。作品曾作为国礼被塞尔维亚第四任总统鲍里斯·塔迪奇永久收藏。 钧瓷《如愿》:由中国陶瓷艺术家、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新乐创作。作品采用传统钧瓷制作工艺,经过多次施釉和高温烧制,形成了“千钧万变,意境无穷”的窑变效果,寄托着心想事成、美梦成真的美好愿望。作品曾于 2024 年获得“大地杯”特等奖,并作为国礼被意大利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永久收藏。 在隆重的礼赠仪式上,两件凝聚着中华文明智慧的艺术珍品,被作为象征友谊与和平的文化使者,正式赠予巴基斯坦和俄罗斯驻华代表。这份特殊的国礼,不仅承载着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八十周年的美好祝福,更体现了中国通过非遗艺术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景。 ![]() 艺术家代表郭华卫在分享创作心得时表示,这些作品既是对传统技艺的致敬,也是对时代精神的诠释。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传递着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这些作品的首发,不仅展现了中国非遗艺术的当代活力,更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可能。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非遗艺术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综合体现。它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国的非遗正从“被保护”走向“活态传承”,从“本土传承”走向“国际表达”,正在成为促进文明对话、深化友谊合作的重要力量。 非遗之光,照亮未来。这场融展览、论坛、首发、礼赠于一体的文化盛事,为中国非遗艺术的国际化传播谱写了新的篇章,也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新的中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