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名家 行业 机构 大观 图片 视频

关注

旗下栏目: 聚焦 市场 评论 轶闻

墨韵文心,扇启风华——专访著名画家李海峰

来源:中国艺术资讯网 作者:海东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9-26

  李海峰,文化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艺术领域大V“丹青旅者”。北京扇子艺术协会会长、北京东城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为吴悦石先生入室弟子;早年启蒙于娄师白先生。

  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国家图书馆等地讲座百余场。

  著有:《画里有话》、《齐白石艺术欣赏与真伪鉴别》、《齐白石密码》、《齐派工笔草虫图集》等十余种。

  2025年夏日的清晨,阳光透过窗棂,在满室的墨香与艺术气息中晕染开柔和的光斑。我推开那扇通往艺术世界的门,满眼皆是李海峰先生的艺术结晶——或劲节凌云的竹,或丹荔垂红的枝,还有墙上错落悬挂的十几幅扇面,每一处都流淌着文人艺术的雅致与深邃。我与海峰先生相识多年,此次专访,更像是一场老友间的艺术对谈,在他的画室里,我读懂了他笔下那片墨色天地的万千气象。

  竹影清风,笔墨见性

  步入画室,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几幅墨竹作品。只见竹枝纵横交错,竹叶或浓或淡、或疏或密,以笔墨的干湿浓淡勾勒出竹子的风骨与神韵。海峰先生尤擅花鸟,他的花鸟不是对自然物象的简单摹写,而是融入了自身的精神追求与文人情怀。“花鸟有自然之趣,有生命之美,画花鸟实则是画情、画境。”他望着自己的作品,语气中满是对花鸟世界的痴迷。

  他的花鸟技法源于传统,却又不拘泥于古法。笔走龙蛇间,中锋用笔的沉稳与侧锋点染的灵动相得益彰,墨色的层次变化更是将花鸟在不同时节、不同情态下的样貌表现得淋漓尽致。有时他会以大笔泼墨写枝干,尽显其苍劲雄浑;有时又以细笔勾勒花叶禽鸟,于细微处见其清雅秀逸。正如他常说的,画花鸟要“得其形,更要传其神,入其魂”。在他的《风竹禽鸟图》中,竹叶随风舞动,禽鸟枝头鸣啭,似有飒飒风声与嘤嘤鸟鸣入耳,那是笔墨与自然的共鸣,更是他内心精神世界的外化。

  丹荔凝红,意韵绵长

  除了墨竹,画室里那幅《丹荔图》也格外引人注目。只见枝头上荔枝累累,果皮的红嫩、果肉的饱满在他的笔下被表现得鲜活欲滴,墨叶的衬托更显其色彩的明艳与生机。“荔枝寓意吉祥,丹荔满枝是丰收,也是对生活的热爱。”海峰先生笑言,画荔枝于他而言,是在传统花鸟题材中寻找新的表达语言。

  他画荔枝,注重色彩与笔墨的融合,既吸收了没骨画的技法,又融入了写意的神韵。每一颗荔枝的点染,都凝聚着他对物象的细致观察与艺术提炼。那不是简单的颜色堆叠,而是通过墨与色的交融,表现出荔枝的质感与生命力。在他的笔下,荔枝不再是单纯的果实,而是承载着对生活意趣、对自然馈赠的赞美,画面中传递出的那份鲜活与暖意,极易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扇承古意,协会寄情

  作为北京扇子协会会长,海峰先生对扇面艺术有着深厚的情结。画室墙上那十几幅扇面作品,便是他在扇面艺术领域深耕的见证。扇面虽小,却“纳须弥于芥子”,容得下万千世界。他的扇面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人物皆有涉及,且每一幅都构思精巧,笔墨精湛。

  “扇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扇面绘画更是将书画艺术与工艺之美融为一体。”谈及扇子协会的工作,他眼中闪烁着热忱的光芒,“我们致力于传承扇面艺术,举办展览、开展交流,让更多人了解扇面背后的文化底蕴。”他将文人的雅致与对艺术的担当融入每一次协会活动中,也将这份情怀寄托在自己的扇面创作里。他的扇面作品,或题诗作画,或写意抒怀,方寸之间,尽显文人风骨与艺术匠心,是把玩于掌间的雅物,更是可赏可藏的艺术精品。

  文人底色,艺道修行

  海峰先生是典型的文人艺术家,他的画室里,书架上摆满了古籍、画论,案头还放着未读完的诗词集。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滋养了他的艺术创作。他作画,讲究“画外功夫”,于读书、品茗、抚琴、鉴藏中汲取养分,将文人的审美情趣与精神追求融入笔墨。

  “艺术是一场修行,于我而言,画画不仅是技法的锤炼,更是心性的修养。”他坐在茶桌旁,煮水烹茶,茶香与墨香在空气中交融。多年的相识,让我深知他对艺术的虔诚与执着。他的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正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他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化的敬畏、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他是画者,更是一位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求索的文人,以笔墨为媒介,书写着自己的艺术人生与精神世界。

  告别时,夏日的阳光依旧明媚,而我心中却因这场专访而满是对艺术的感动与思索。李海峰先生的艺术世界,是墨竹的风骨、丹荔的意趣,是扇面的雅致,更是文人的修行。在他的笔下,传统与现代交融,技法与心性相生,每一幅作品都是他艺术追求与人生态度的生动注脚。这份对艺术的坚守与热爱,也如那满室的墨香,久久萦绕,耐人寻味。

  李海峰水墨作品

 
 
 
 
 
 
 
 
 

  著名画家李海峰的书房,满架《宋画全集》《元画全集》等艺术典籍与古籍相映成辉,在墨香与书香的交融间,构筑起他深耕传统水墨、探寻艺术真谛的精神渊薮。

  2018年11月10日的专访中,我们怀着对艺术的热忱走进李老师的「莲池山居」艺术工作室,于墨香氤氲、布置雅致如斯的一方天地间,近距离触摸艺术的温度,深度见证一位创作者在笔墨间沉淀的独特风采。时隔七年2025年夏又一次采访了著名画家李海峰。

  2025年夏,我们专访著名画家李海峰,于满室墨香与卷帙琳琅间,见他以笔为锋,在宣纸上晕染出虾的灵动神韵,尽展水墨艺术的不朽魅力。

  2025年夏,李海峰以墨竹风骨、丹荔意趣、扇面雅致与文人修行,在专访中展现其融传统与心性的艺术世界。

  专访中,著名画家李海峰(北京扇子协会会长)既谈扇面艺术传承与创作,也展墨竹、丹荔等作品中的文人风骨与艺道。

  著名画家李海峰手执古砚,趣谈收藏中与文房雅器的“古今对话”。

  著名画家李海峰为我们讲解早期工笔画时,言其以精细笔触、写实神韵,在传统技法中尽显古雅工致之美。

  站在娄师白先生的画作前,我们共品熟悉的艺术韵味,同感那份源于传统与匠心的艺术共鸣。

  采访结束,于画室与著名画家李海峰同其墨竹佳作合影,定格艺术交流的雅致瞬间。

  著名画家李海峰先生挥毫泼墨,于巨幅宣纸上以苍劲笔墨勾勒艺术气象,尽显水墨大家的创作张力与雅逸神韵。

  著名画家李海峰于创作研修班中指导示范,以笔墨传艺,在水墨晕染间授人以写意画之精妙,尽显师者风范与艺术传承。

  著名画家李海峰于研修班中悉心点评画作,在水墨丹青间传艺授道,尽显师者匠心与艺术传承的深度。

  著名画家李海峰于课堂中执笔示范,在水墨交融间授写意画之法,尽显师者传道之诚与艺术育人之责。

  著名画家李海峰于写意画培训中讲解艺术,以笔墨为媒,于水墨天地间授艺解惑,尽显艺术传道之专与育人之诚。

  2025年夏,著名画家李海峰于培训中挥毫示范,在水墨晕染间为学生讲解写意画之妙,尽显艺术传道之专业与育人之热忱。

  著名画家李海峰的水墨示范课上,他俯身于桃枝鲜果的画作前,与学员们细致交流笔墨技法,在满室书画的艺术氛围里,将写意花鸟的神韵与传承,在一笔一墨的讲解中生动铺展。

  出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2025级开学典礼

  三代齐派传承人,于齐白石铜像前续写水墨薪火,一笔一墨皆是对艺术传承的深情叩问,在时光的长廊里,让齐派艺术的生命力愈发绵长。

  2021年著名画家李海峰与导师吴悦石在国家画院

  北京扇子艺术协会会长、著名画家李海峰,与该协会名誉会长、非遗传人、制扇大师郑高,于协会庆典上握手合影,共绘传统制扇艺术与书画创作交融的新篇。

  著名画家李海峰深耕艺术普及与学术传播,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国家图书馆等地开展讲座百余场,以深入浅出的分享,让水墨艺术的魅力在知识殿堂里广泛传扬。

  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著名画家李海峰怀着激动的心情亲临现场观礼,广场上庄严的场景与整齐的受阅方阵,让他在见证历史时刻的同时,更感肩头艺术传承与家国情怀的双重担当。

责任编辑:海东